【牛下女高音】原本胎死腹中 編審龍文康拆解選《Santa Lucia》用意

娛樂

發布時間: 2019/10/28 17:21

最後更新: 2019/11/03 12:51

分享:

分享:

龍文康不像筆下的《手下女高音》中佬般為生活放棄夢想。(曾有為 攝)

TVB劇《牛下女高音》正在熱播當中,一班因歲月消磨而放棄追尋夢想的中佬設定,像是身邊不少人的縮影。而《牛下女高音》中的編審龍文康正正相反,自17歲入行後,便與度橋和寫劇本的生活密不可分,當中過程雖然辛苦,但龍文康仍甘之如貽。

金像獎「最佳編劇」龍文康是TVB編劇訓練班入行。(曾有為 攝)

龍文康的滄海遺珠

原來龍文康很久以前已經有《牛下女高音》的構思:「其實這個故事在我腦海已有差不多8、9年,原本是個音樂劇的概念,但由於音樂劇牽涉的東西,如投資、人物各方面較難配合。曾經想把故事轉為電影,也有人聽後表示喜歡故事,可惜後來不了了之。」

對於再度為TVB寫劇本,龍文康認為是機緣巧合:「1年多前碰巧TVB找我,我便分享了《牛下女高音》的概念。當時我有表示自己不能立即寫出,他們亦給予我足夠的時間準備。」

《牛下女高音》勾起不少人的集體回憶。(《牛下女高音》劇照)

龍文康突如其來的音樂劇想法是因為當時香港有很多回流,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家回到香港,很多時都會希望聯絡從前的朋友,甚至認識一些老師會想找回舊時教過的學生,這件事對他來說是有趣的,當中的感覺與感觸亦很大。

而在香港讀書的學生其實很容易接觸合唱團這個活動,因此萌生一班上了年紀的中年男人重聚再唱歌的故事。

《Santa Lucia》的由來

中佬曾不止一次的表示,最令他們疑惑的是接到劇本時,得知要演唱意大利文,幸得蔣志光把意大利文翻譯成廣東話譯音,才令中佬們順利唱出《Santa Lucia》。

而龍文康亦親自解釋選用意大利文歌曲的原因:「我由構思這個故事時,腦海已經出現《Santa Lucia》這首歌,我記得我朋友說過,小時候參加合唱團時便是學這首歌,所以我對這首歌很有印象。」

幸得蔣志光出手,把《Santa Lucia》翻譯成廣東話。(youtube截圖)

劇本會選址在牛下,全因「牛下」這個字是很有代表性的:「因為牛頭角下邨不是很久以前便情柝,大家仍然很有印象,資料上亦較容易找到。加上《牛下女高音》這個名字挺順口,對故事也有關連,所以便將地點設在牛頭角下邨。」

塞翁失馬焉知非福

由於兩次的會考成績不理想,龍文康在17歲時便身社會,報考TVB編劇訓練班而入行。卻因此啟發了龍文康對閱讀的興趣:「我不覺得自己對中文有特別強烈的感覺,小時候對中文亦不感興趣。」

由於非文學出身,令龍文康經常覺得自己中文程度不足,所以在入行後反而養成閱讀的習慣,工作3年後再重返校園,報讀香港演藝戲劇學院,更是當年唯一一位主修舞台編劇的學生。2007年獲香港戲劇協會獎學金到台灣交流。

重返校園一直是龍文康的心願,因為真的太年輕投身社會。(曾有為 攝)

當年的會考失手而不能升讀中六的小伙子,如今已在香港中文大學修畢文化研究碩士課程。

最大的支持是放手

在電影巿導低迷的年代,雖然家人曾提議轉行,但最終決定權也是在龍文康手上:「我想我家人放棄了,還很年輕時其實有勸導過我的,不過仍然給予我最大的自由度,我認為不干預已經是最大的支持,好難得的。」

2017年,龍文康與伍奇偉、麥天樞憑電影《樹大招風》奪得第3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「最佳編劇」殊榮,對於獲獎過後的生活,龍文康認為沒有什麼分別:「我又不覺得生活有什麼變化,同樣要工作、生活,我不覺得套上了什麼光環,我仍然會遇到創作上的問題。」

龍文康與伍奇偉、麥天樞憑電影《樹大招風》獲金像獎「最佳編劇」殊榮。(經濟日報照片)

而「最佳編劇」所帶給龍文康最大的滿足感,應該是對家人的交待:「曾經獲得獎項,是對家人的一個交待,他們起碼知道我在做甚麼,因為很多時他們不知我在做什麼。」

更多《牛下女高音》報道請睇 http://bit.ly/35s1tGp

埸地供應:Muse Garden

記者:鄭嘉瑤